首页

淄博羽璃女王

时间:2025-05-29 03:34:31 作者:首届温哥华网络峰会揭幕 吸引逾万人参会 浏览量:97388

  中新网9月28日电(记者甘甜 孟湘君)重温“李约瑟之问”,中国给出了怎样的答案?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如何才能真正读懂中国?9月27日下午,由中新社主办、中新网承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东西问·中外对话”分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和国际儒联副会长、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与会,并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资料图: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

  论坛期间,谈及英国学者李约瑟发出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施寒微指出,“李约瑟之问”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

  施寒微在发言中说,“产生于欧洲的现代性已经改变了世界。这种现代性究竟是好是坏,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他同时指出,“我们也看到,中国已经迅速迎头赶上。现在的关键是,西方或者欧洲和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互相学习的阶段,我们不应再讨论究竟谁是赢家,谁是输家,而是去想象一种有诸多赢家的未来。”

  王博对此表示,文明的多样性意味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是在互相学习。他认为,重要的是,当意识到科学技术本身的重要性时,应当去思考如何给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一方好的土壤。此外,科技和人文都会共同提供价值和现实,忽略任何一方面,都可能给世界带来一种不平衡。

资料图:国际儒联副会长、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

  那么,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如何真正读懂中国和中华文明?对于欧洲学者所提出的观点——中国并非一个像西方语境下那样的“民族国家”,中国的主要特征来自于中华文明的历史,而西方一直试图用西方的方式来理解中国,这样的情况,又如何解决?

  施寒微在论坛上表示,当下的欧洲由许多“民族”组成,但缺乏真正的凝聚力。他认为,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重新组织文明的形态,中国的实践就是一种很好的注解。

  王博也认为,对中国来说,现代国家的构建跟中华民族的构建是一体的。但是,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所以,应当找到一种新的方式。他强调,读懂一个国家和一种文明并非易事,关键是要确立起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态度。(完)

【编辑:何路曼】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梁贵友决定逮捕

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领导层4日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韩总统尹锡悦宣布解除紧急戒严令后的对策,随后韩国总统府首席秘书、室长等幕僚集体表达辞职意愿。

王毅谈中澳关系发展经验

推出更加“有料”的产业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及实施细则,迭代升级“高端人才VIP卡”,落实全方位配套服务,不遗余力为企业发展和人才安居提供有利条件。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外交部回应

何立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兵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和兵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构建新时代维稳戍边新优势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以培育产业科技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激发改革开放新活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以开创凝聚人心新局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塑造兵团队伍新形象保障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在建设美丽新疆、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 推动生命科技事业进步 2024世界生命科技大会在横琴成功举办

鄂尔多斯3月24日电(陈欣怡)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地球一小时”中国主场城市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邓亚萍亮相助阵。

中方回应美众议长涉华言论:停止采取损害中国利益的言行

未来,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张江高科将以此论坛为起点,为高校师生、创业骨干、国际人才等提供切实指导与资源供给,将各自成熟的孵化体系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转化为助力科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